第328章 宋时安在养死士!-《寒霜千年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贾贵豪入盛安复命。

    一进到皇宫,片刻也未等待,便得到了太子的亲自接见。

    太子站于龙椅之下的台阶中央,而贾贵豪在大殿之中,匍伏一拜,真挚到泪流满面:“殿下,下官太过于想您了,以至于情不能自已…请恕罪。”

    “好了好了,这搞得如此肉麻作甚。”太子招手,对他说道,“起来。”

    “谢殿下。”

    贾贵豪起身。

    太子索性坐在了台阶中间,又对他招手:“坐过来。”

    如此不得体的场面,让太监宫女自然回避。

    只剩下一名喜公公还在一侧弯着腰站着。

    贾贵豪就席地坐在台阶下,向太子禀报道:“屯田各个分营,已经陆续开始进行春播。”

    “河渠呢?已经全部都连通了吗?”太子问道。

    “贯穿槐郡的十几条大的支流,已经全部的开口,水源早已贯通,小的河渠也基本动工。”贾贵豪绘声绘色的描述道,“因为本来就有基础,只是将所有田地连成一片,所以时间相当充裕。播种和挖渠可同步进行完成,一点儿也不耽搁。”

    “毕竟是五十万人呐,此等规模,做什么事都能成了。”太子道。

    “而且是粮食充足,农具齐备的五十万人。”贾贵豪道,“那真是山呼海啸,所到之处,就是一处沃野。”

    能够一次性动用五十万人,其中还包括五万士兵,可以说已经是古代徭役的超级工程了。

    细数历朝历代,也只有嬴政和杨广能够发动如此规模。

    不过他俩那是纯科研——试探出古代人力动员的极限。

    “而且百姓都十分积极,乐于开垦,昼夜不息。”贾贵豪道。

    “昼夜不息?”太子觉得这太过离谱。

    “屯田分营下设置了‘庄’,每庄约五百人,就相当于村。每个庄各负责自己的区域,能够开垦多少田,多少田就属于他们,哪怕也只是算租的。”贾贵豪道,“为了让自己的田有水灌溉,就必须要挖渠。因此,便由庄长和田吏亲自号召,日夜赶工。”

    这就是生产大队的魅力。

    但区别在于,这些成果并不全属于集体。

    原本的农户也是三七分成,但区别在于,人均顶多四五亩,现在人均约十亩。

    以此等趋势,丰收后,甚至会出现近一年的余粮。

    “百姓,真的如此相信到时候粮食会分到他们手里吗?”太子有些不解的问道。

    在古代,老百姓怎么可能会相信官府。

    这是科幻文。

    “原本是都不信的,最初还有不少人抵抗屯田。”贾贵豪道,“但槐郡原本的世家真迁走了,那些高价屯粮的大户也被把粮食都给没收了……这些事,都发生在那些老百姓眼前。”

    “也是。”太子点头道,“他要是一方面得罪权贵,一方面又欺骗穷人,那他图什么呢?”

    你欺负有钱人,那肯定是要为老百姓主持公道。

    你压榨老百姓,肯定是要跟有钱人沆瀣一气。

    你一边欺负有钱人,一边欺负老百姓,这特么是North Korea!

    这不是纯暴君么。

    “倘若这样搞下去,今年能够收到的粮食,不得了啊,殿下。”贾贵豪已经看到了未来。

    “是的。”太子肃然的点了点头,“这,就是屯田。”

    既然屯田这么好,为什么其余朝代不以此方式来扭转颓势呢?

    军屯最开始起源于西汉,不过都是在边境。

    为的是以屯养战。

    东汉末年曹操借助黄巾流民开始大规模军屯,后期邓艾屯田更是成为了国策,奠定了三国一统的基础。

    发现bug了吧。

    屯田确实能富民强军,使魏国强盛,但最后统一的却不是魏。

    因为军屯的稳定性,此国策若持续执行,导致最后一定会被世家窃取果实。

    曹魏哪怕不被司马所篡,也会有别的家族,这是必然。

    “这大虞,只有宋时安一个人能做成此事。”太子不得不承认这一点,所以语气越来越冷,“而这也意味着,这个位置,也只能他一个人来做。”

    只有他能坐。

    换不得别人。

    那这屯田,不就是他的私产?

    皇帝为什么执着于将屯田与大家族分享呢?

    因为那样,至少不会出现这种局面——到时候盛安要粮食,也要看宋时安一个人的脸色。

    贾贵豪看出了太子的忌惮,也意识到,自己才是他的心腹,是可以完全信任的心腹。

    为什么?

    他的能力完全对太子造成不了威胁。

    当最忠诚的狗都巴不得,还有野心啊!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