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时间在静默中流逝,不知过了多久,他才极其慎重地提起那支仿佛重若千钧的笔。 蘸饱浓墨,在洁白的卷纸上,落下了第一个字。 。。。。。。 无独有偶,当张谦看到这道题目,也是呆住了。 君、官、民?他一个农家子,哪里懂得这些庙堂之上的大道理? 他没见过君主,先帝和当今陛下他都没见过,对他而言都只是遥远模糊的影子。 但‘官’和‘民’,他太熟悉了。 所谓‘民’,就是像他,像他父亲那样的芸芸众生。 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是民,挥汗如雨筑城修路的是民,戍守边关浴血奋战的也是民。 他是农家子,他比任何人看得都清楚。 大庆的基石是由无数像父亲这样,微末如尘芥的‘民’用血汗与劳碌堆积而成的。 他们付出最多,所得却往往最少。 而‘官’呢? 张谦见过的官也不少,无论是乡间的胥吏,还是府城的老爷。 他们高高在上,拥有寻常百姓难以企及的权势与富贵。 可他们的作用呢? 张谦努力回想,脑海中浮现的却是朱门酒肉臭的豪华奢侈;是官员仪仗路过时,百姓被迫跪伏在地的敬畏。 而若是问这些百姓,他们跪拜的这个人,究竟为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好处? 怕是没有一个人能答出来。 在他有限的认知里,官员存在的意义,应该是为了维系国家运转、造福黎民。 而现实中,他们也是在维持着什么东西。 但,维持的却不是大庆天下,而是他们自身所在的官僚体系。 修桥铺路是为了政绩考课,劝课农桑也是为了政绩簿册。 “百姓的父母官?呵!” 张谦在心底发出一声苦涩的冷笑。 那些鱼肉乡里的官员豪强,与那些辛苦劳作供养他们的百姓,究竟谁才是‘父母’,谁才是需要被呵护的‘孩童’? 张谦只觉得一股郁结之气在胸中冲撞。 他只知道,这世道,本不该是如此! 亚圣明明说过:“民为贵,社稷次之,君为轻!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