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那么,唯一的解释便是,当今陛下正是要通过这等前所未见的题目,向天下传达其重视农桑、讲求实务的为政理念! 想通此节,张谦非但没有困惑,反而整个人都兴奋起来,眼中微微闪着光。 与其他大多出身尚可的学子不同,他们至少不必亲自下田。 而张谦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子,是连‘寒门’都远远够不上的田舍郎。 在家中,他日日夜夜与父亲在田间劳作,对土地、对农事,有着刻入骨子里的熟悉。 这道题,仿佛就是为他量身定制一般。 他毫不犹豫,立刻挥笔在草稿纸上写下自己的见解,笔锋因激动而略显急促: 【县境四季分明,乃天赐农耕之利。 然连岁垦殖,耗地力而不予滋养,犹竭泽而渔。 夫土地贫瘠,盖因谷粟连作,汲取肥力过甚所致。 当此之时,不宜再强求主粮丰产,应急劝农人,暂缓黍麦之植,广种豆菽之类。 豆科之属,其根有瘤,能固蓄肥力于土壤之中,不与人争肥,反能养地。 待一季豆熟,其根茎叶蔓翻压入土,更是上佳绿肥。 如此休养一载或半载,地力自可渐复,届时再种主粮,必能获倍蓰之收。】 张谦写下的不是什么高深的经义,而是实实在在的农家经验,是田间地头代代相传的智慧。 写完此题,张谦只觉胸中畅快,信心倍增。 他旋即带着这份斗志,目光扫向下一题。 然而,即便他做足了心理准备,当看清题目时还是愣了一下。 张谦瞬间知晓了,为何先前那位学子会承受不住压力而晕厥。 只见卷上赫然写着:【你所辖防区,粮仓与武库同时遭敌偷袭起火,兵力有限,你会选择先救何处?】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