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呜呼! 爵赏既行,当思保终,铁券丹书,岂徒荣身? 尚期众卿,永固初心,同砥山河,共飨太平! 布告天下,咸使闻知。” 这十八人是追封的爵位,都是奉军阵亡的军官。 其中以秦旌的资历最老,地位最高,故封侯爵。 在李彻的创业过程中,没有太多高级军官战死沙场的例子,所以追封到侯爵已经是到顶了。 其余追封之人,基本都是中级军官。 对于这几位血洒疆场的同袍,众人自是心怀敬意,默默垂首致敬。 怀恩读完这一段后,向身后的李彻看去,后者微微颔首。 于是,怀恩继续念了下去,言语中多了几分振奋: “述八位国公之殊勋,以昭天下——”怀恩抬眼,看向武将行列为首之人,“杨忠嗣,上前听封。” 众人目光齐聚而来,杨忠嗣面色淡然,但袖中微微颤抖的手指却是出卖了他。 怀恩开口道: “杨忠嗣,前朝柱石,朕之肱骨。 总戎北疆,威震朔漠,昔平室韦,定鼎之功首推其力。 整军经武,奉军基业实赖其成;坐镇边关,胡马不敢南窥;献策帷幄,王师每战必捷。 军中泰斗,国之干城,特封—— 靖国公,位列公爵之首!” 听到杨忠嗣被封为公爵之首,一众文武都有些意想不到。 毕竟杨忠嗣并非是最早跟随李彻的将领,而且还是前朝大将,身份特殊。 虽然他的功绩当国公绰绰有余,国公之首也不算封过头,但终究算不上从龙之旧臣。 而李彻却不是这么想的,没有杨忠嗣的桓国军,就没有如今的奉军。 可以说,奉军的底子就是罪徒营和桓国军。 杨忠嗣对奉军有建造之功,封一个公爵之首并不算过。 至于其余武将,其实也没什么想法,毕竟他们中有很多人的兵法韬略,都是杨忠嗣教的。 待到杨忠嗣谢恩走下后,怀恩又开口道: “王三春,上前听封。” 王三春深吸一口气,神色激动。 他是真正从草根崛起的将领,一代贼寇走到国公之位,爽文都不敢这么写。 “朕之旧部,虎贲之帅。 自随朕起兵,每战必先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