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殿下......”赵康哭得泪如雨下,看着不远处的李彻。 李彻冷冷看了他一眼,恨铁不成钢:“赵康啊,赵康......你是逼着本王当汉高祖啊!” 李彻口不择言,将这个世界不存在的刘邦都说出来了。 赵康虽然听不懂,但也能从李彻的语气里察觉到决绝之意。 此事,必然不能善了。 他刚准备再说些什么,秋白、赢布已经一左一右上前,将其押走。 其余面无人色的三师军官,也被亲卫迅速控制、押走,其中坦然者只有少数,大多数人都是面露恐惧。 校场上的士兵们已经停下操练,一副茫然无措的模样,看向这边。 李彻站在寒风中,胸中的怒火与痛心交织,几乎让他眼前一黑。 “走!回奉天殿!” 。。。。。。 奉天殿内,炭火烧得噼啪作响。 李彻面沉如水,端坐于上座,手指无意识地敲击扶手,砸得下方肃立的重臣们心中沉闷。 从三师驻地回来,李彻胸中的怒火非但没有平息,反而愈燃愈烈。 那句话说得好,当你看到蟑螂的时候,满屋子都是蟑螂了。 三师的问题绝不可能是个例,只是刚巧被自己撞见了而已。 当然,李彻也清楚,贪腐之事是不可能完全杜绝的,现代都做不到,古代更做不到。 让李彻气愤的是,这群人竟然敢对烈士家属的抚恤金下手! 贪墨军饷,士兵尚可反抗。 动了军需物资,也有兵部复查。 可接收抚恤金的都是孤儿寡母,他们没人撑腰,只能默默咽下苦果。 牺牲战士流血又流泪,这种事情绝无饶恕之理! “今日之事。”李彻的声音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默,“诸卿以为,当如何处置?” 文载尹性情最是刚正,率先出列,声音沉痛:“殿下,老臣以为此风绝不可长,当严查,彻查!” “喝兵血,贪抚恤,动摇国本,挫伤士气,其罪当诛!” “无论涉及何人,官居何位,一经查实,严惩不贷。” “唯有如此,方能震慑宵小,以儆效尤!” “文老说得没错,查自然要查。”李彻的目光扫过众人,“但,如何查?” 烫手的山芋扔过来了,众人一时间却是不敢出头去接。 这可是军队啊,殿下最大的仪仗,万一稍有不慎...... 最终还是诸葛哲沉吟片刻,出列奏道: “殿下,军队系统盘根错节,牵一发而动全身,或可先令各军主官自查自纠,限期上报。” “同时,命刑部介入,抽调精干吏员组成专案组,根据各军上报情况及匿名举报线索,锁拿犯案将官。” “如此,或可避免引起全军过度动荡。” 作为王佐之臣,诸葛哲的建议偏向稳妥,试图在整肃与稳定之间寻找平衡。 这也是大多数官员的立场,如今奉国蒸蒸日上,大家都在求稳。 或者说,只有奉国稳定了,臣子们的位置才能牢固。 奉国外敌环伺,大庆立储风波欲起来,在这个节骨眼上,没人想要把军队往死里得罪。 李彻闻言,却是微微皱眉,不置可否。 诸葛哲的顾虑他明白,处置这些随自己南征北战的将领,他才是最不舍的那个。 但是,军队系统本就封闭,外人难以插手,刑部的那些捕快、吏员多为奉军将士负伤退下,不少人本身就有军中背景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