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一名早已等候多时的倭将一磕马腹,战马嘶鸣着冲出军阵。 此人身形在倭人中算得上魁梧,足有一米六多,接近一米七。 一身血红色的南蛮胴具足,头盔上插着高高的前立物,背后插着数面小旗。 手中紧握一杆丈余长的长枪,枪尖在日光下吞吐着寒芒。 那倭将策马奔至王三春二十步外勒住,挺起长枪,用生硬的夏话报出名号: “吾乃海部家谱代重臣,本忠古!” “吾十岁起便侍奉主君左右,身经大小战阵三十六场,未尝一败!” 说罢,还耍了个枪花:“此乃‘蜻蛉切’,立之可斩断飞过蜻蛉,倭国名将见之无不闻风丧胆!” 说罢,他将那蜻蛉切背于身后,抬头望向对面的王三春,不屑道: “奉将何人?报上名来受死!” 此人声音铿锵,气势十足,报出的名号和战绩,更是让奉军阵中不明就里的士兵都微微骚动。 王三春一听,心中顿时咯噔一下。 好家伙!十岁从军?三十六场不败?还拿着把听起来就很厉害的名枪! 这绝对是个硬茬子啊! 怪不得海部老贼敢斗将,原来手下藏着这等高手。 他不由得握紧了手中大刀,暗自警惕起来。 “呔!爷爷王三春,奉王帐下先锋大将,专杀你这等不知天高地厚的倭奴!” 王三春嘴上毫不示弱,但动作却异常谨慎。 他并未像往常一样拍马狂冲,而是缓缓催动战马小步向前。 手中大刀虚晃,摆出一个守中带攻的架势,打算先试探试探对方深浅。 两马盘旋,刀枪并举! 当当当—— 金铁交鸣之声响起。 王三春不敢怠慢,使出了七八分力气,刀法不求大开大合,只求稳扎稳打。 然而,三五个回合下来,王三春越打越觉得不对劲。 这倭将的枪法看着挺唬人,那蜻蛉切舞动起来也带着呼呼风声,架势十足。 可这力道怎么软绵绵的? 速度也就那样,招式来来去去就那几下子直刺斜挑,感觉也就和自己手下一个普通十夫长差不多水平。 王三春心中疑窦丛生: 这厮莫不是在扮猪吃老虎?故意示弱,想引我冒进,然后使出什么绝招?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