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“有劳黄公公相送,本王代燕藩上下,叩谢陛下天恩浩荡。还请黄公转奏陛下,儿臣李霖,永感圣恩,恪守藩篱,绝不敢忘。” 黄瑾这才露出一副笑模样,目光扫过马车里李显的小脸,目露赞赏之色。 多好的孩子啊,还好头脑没随他父亲,燕王一脉后继有人啊。 他又掠过一旁呆呆的李霖,最后投向北方辽阔的天空,深深叹了口气。 这样圣质如初的燕王,却在陛下大肆收回藩王权力的清洗下,仍保留了王爵和封地。 反倒是那些自诩聪明英明的其他皇子,没一个能全身而退,一朝从云端跌到泥土里。 真是造化弄人啊! 不对......或许正因为燕王如此单纯,才会受到陛下和奉王殿下,两位大庆权势实力最高之人的同时青睐。 想清楚这一关节,黄瑾含笑点头道:“殿下忠谨,陛下圣心甚慰,请!” 说罢,侧身让开道路。 李霖端坐马上,感受着身后黄瑾的目光渐渐远离,长出一口气,心中瞎想着: “总算是完事了,政治斗争可真费脑子啊......希望还来得及回家过年,但过年也没什么意思,今年是去老六那过年呢?还是去朝阳城过年呢?还是出关过年呢?” 。。。。。。 如李霖所愿,回燕国这一路没再出什么乱子。 只用了一个月,便到了燕国。 东平城高大的城门在望,城楼上玄底金边的燕字大旗在寒风中猎猎作响。 城门外,黑压压的燕藩文武官员等候。 队伍最前方,一道身着深青色翟衣的窈窕身影,如同定海神针般伫立。 燕王妃妆容一丝不苟,凤眸沉静,周身散发着久居上位的威严。 虽是一介女流,但燕国上下无人不服,只需站在那里,周围文武便齐齐投来尊敬的目光。 车驾缓缓停稳,车帘掀开。 一身风尘仆仆的李霖,率先踏下马车,并未看向迎接的仪仗,而是转身弯腰从车厢内牵出了一个虎头虎脑的孩子。 “显儿!” 燕王妃再也无法维持威严,一声带着颤抖的呼唤脱口而出。 李霖抬起头,目光穿越人群,精准地捕捉到妻子眼中的欣喜和思念。 他喉头微动,牵着李显的手快步迎上。 “母妃!”李显看到母亲大眼睛瞬间亮了起来。 他挣脱父亲的手,如同归巢的雏鸟,欢叫着扑进了燕王妃张开的怀抱。 燕王妃紧紧地将失而复得的孩儿搂入怀中,肩膀难以抑制地微微颤抖起来。 李霖站在一旁目光温和,同行的秋白和曲近山也露出姨母笑。 他是个没什么野心的藩王,并不图皇图霸业,也不想做一个名留青史的贤王。 之所以在燕地和胡人厮杀多年,为的便是妻儿平安,便是每日都能看到现在所看见的这一幕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