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莫说靠手艺做官了,就连工部的官员升迁之路都比其他官员难不少。 李彻笑着反问道:“这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,你还是在朝阳城待的时间太少了,岂不知如今火药司、冶铁坊等部门的许多官吏,都是工匠的出身?” 齐舫瞪大眼睛,这事他还真不清楚。 李彻负手站在岸边,眺望远处的大海,继续说道:“本王不仅要给工匠封官,还要提升工匠的待遇和地位,将实权逐渐分发到工人们手中。” “日后我奉国有重大贡献的工者,可以参与政事,可以当官,甚至可以获得爵位!” “本王老早就说过,奉国的未来属于工农阶级,这话可不只是说说而已!” 。。。。。。 直到回到大连府衙,齐舫都没从震惊中走出来。 李彻的话太过惊人,或者说是离经叛道...... 大庆的阶级是固化的,虽说不像是明朝那般,将子承父业的规矩定死,但想要实现阶级跨越也是难如登天的事情。 不仅是大庆,古代的大部分时期都是如此,往往只有在王朝末年天下大乱时,才会有少部分幸运儿能够摆脱阶级束缚。 李彻此举打破墨守成规的惯例,但好处也非常明显。 如今奉国上下科研成风,奉国大学的学者几乎隔几天就能搞出一些新鲜东西。 虽说大部分都没有什么实际用处,但科技树却是在不断扩充成长的。 工匠阶级受到此等激励,也开始发明创造,科技提升得便会更加迅速。 可能绝大多数的工匠都只能做好工,没有发明创造的天赋,但只要基数够大,没准就隐藏着一个法拉第呢! 到了府衙,李彻身上的兴奋劲过了,才感觉到天气的寒冷。 在温暖的海上待久了,他都快忘了奉国此刻已经入冬的事实。 伸手招来留守在此地的曲近山,李彻问道:“我不在的这些日子,可有大事发生,秋收情况如何?” “殿下放心,一切正常,秋收也很顺利,具体情况三位阁臣皆有记录,等殿下回朝阳城便能看到。” 李彻满意地点了点头,老家没事就好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