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冯吉被侍卫拖走,立刻有太监上前,清扫了大殿中的血迹。 空气中弥漫着血腥味,庆帝和李彻皆是久经沙场之人,倒是没觉得不舒服。 庆帝思忖片刻,面带忧虑道:“事情已经出了,光处置犯错之人还不够,要想办法补救。” 送给天竺国的书是拿回来了,可其他国家那里还有呢。 每个来朝见庆帝的使团,礼部都会送上一份赏赐,这回礼的规格也都大差不差。 礼部倦怠如此,天知道他们为了省事,送出了多少宝贵的书籍图纸。 “彻儿,你可有想法?”庆帝开口道。 李彻沉思片刻,只觉得事情有些棘手。 这些书肯定是要追回的,但追回赏赐说起来容易,做起来太难了。 毕竟大庆还要脸面呢,就算是放下了面子,诸国使节怕是也不会心甘情愿。 而且,其中或许还有不少人,已经读过了书籍的内容,意识到了这些知识的宝贵。 别小看小国的上进之心,但凡使节有点忠心,他们都会愿意拿命去换这些书。 李彻目光一闪,开口道: “收回肯定是要收回的,但常规办法怕是不行。” “父皇或可以今日天竺使团之事为引,诸国使团入京后,多有扰民之举。” “用这个理由,父皇可下令彻查使团的住所,收缴他们的兵器。” “趁此机会,按照书单将这批书一一收回,并置换成经史子集,则大庆之忧解矣。” 庆帝闻言,有些犹豫道:“此举虽能解决问题,但是不是有些过于霸道,怕是会影响诸国对我大庆的看法。” 儒家大国雅量的思想根深蒂固,哪怕是庆帝这样的雄主,也比较信奉以礼服人。 这种想法倒不能说是错误,但看问题不能死脑筋,要就事论事。 当下的局面,绝不是以理服人的时候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