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虽然算不上直接表态站队自己,但也让自己在朝堂上有了一点根基。 对于李彻,乃至奉国而言,意义重大。 听见李彻这么说,霍端礼连道不敢。 李彻给他塞了一些关外土特产后,特意让王虎带一队骑兵护送他返程。 送走霍端礼后,李彻一把拉住霍端孝,热情道:“正则可休息好了?” “谢殿下挂念,一切都好。” “那就好,走,随我一起去上早会,向大家宣布你就职左长史的消息。” 霍端孝面露诧异之色:“今日吗?” 也不怪他疑惑,空降领导这种行为,无论古代还是现代都容易让下属不安。 按照流程,一个新来的官员哪怕是君主的亲信,也要先安排一个闲职,再慢慢升上去。 但李彻却不这么想。 亲信? 如今朝阳城内的官员、将领,有一个算一个,全是自己的亲信! “一寸光阴一寸金嘛,如今我奉国百废俱兴,凡事不拘泥于规则,唯实务。” 霍端孝还未反应过来,就已经被李彻拉着走出了王府。 来到府衙才发现,昨日在酒宴上看到的各个官员,此刻已经齐聚一堂。 昨天都喝了不少酒,每个人脸上都有倦色。 他甚至还看到了一个昨日喝得人事不省,抱着柱子跳胡舞的武将,此刻也顶着黑眼圈站在大堂上。 在大庆朝堂,早朝基本成了过场。 庆帝的威严太重,将朝堂发展成了一言堂。 每逢大事,庆帝私下里和几个重要朝臣商议,早朝则是用来宣布商议结果的。 而在奉国恰恰相反,早会不是过场,而是权力的体现,每个人都可以畅所欲言。 虽然最后拍板的是李彻,但能参加早会,就说明挤入了奉国的权力圈子。 李彻坐到主位上,怀恩几声长喝后,早朝就算是开始了。 文臣、武将分两列,入大堂参加早会。 王永年作为御史丞,负责纠察官员一言一行。 此刻正戴着枷锁,目光锐利地从一众官员身上扫过,一丝不苟地寻找他们的失礼之处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