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宴席散去过后,李彻命秋白泡上一壶热茶,一边喝着茶,一边翻看起了高丽国王的国书。 片刻后,他冷笑着放下国书。 高丽国王的姿态放的很低,将高丽国比为儿子,大庆比作父亲。 并称李彻出兵是父亲教育不懂事的儿子,望大庆不要赶尽杀绝,毕竟都是一家人。 信中还和自己以兄弟相称,自己为兄,他为弟。 这高丽国王前朝时就继位了,李彻没算错的话,他今天估摸着有六七十岁了,当自己爷爷都够了。 这么大年纪,却如此不要面皮地叫自己兄长,只能说这老东西真是把能屈能伸这套玩明白了。 至于那些服软的话,李彻是一个字都不信。 高丽人一向狼子野心,怎么可能这么容易屈服。 他们现在越是谦卑,说明心中对自己的恨意就越大。 等到他们国内局势缓解,和新罗、百济的关系缓和,肯定还会想办法搞事情。 当然,哪怕他们不搞事情,李彻也得想办法搞他们。 一是为了完成和庆帝的约定,把世袭罔替的亲王头衔搞到手。 二是高丽占据着辽东和后世吉林省地区的大片土地,自己若想完全控制东北地区,就绕不开和他们的冲突。 只是时机未到,双方都在虚与委蛇罢了。 想到这里,李彻眯了眯眼睛。 我在等火药、火器的量产,兵力的扩充,来治好祖传的火力不足恐惧症。 你高丽国又在等什么? 。。。。。。 翌日清晨,大军开拔。 高丽国和几个部族的后续赔偿还未送到,安东城的交接事宜也未定。 李彻便让诸葛哲留在这里主持大局,待到事情全部解决后再带着剩余物资回去。 他自己则带着护国军和部分宁古军,先行班师。 毕竟大军人数太多,每日都耗在这里,粮草消耗惊人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