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十里长亭并不是有一亭长十里。 十里长亭是个地名。 倒是有一座亭子。 它就叫长亭。 长亭在一处三岔路口。 坐在长亭中,外面有三条古道。 一条向西,便是通往西陵城的。 一条向东,便是通往河西道道府柔川城。 另一条向北,这条路就通往京都长安了。 长亭的后面,靠着出云山余脉的地方有一个很大的驿站。 它叫长亭驿。 文治六年八月十九,从西陵城出发三天的白少秋一行,在傍晚时分抵达了长亭驿。 当白少秋下了马车站在驿站外的广场上的时候,东方浔从长亭走来。 他穿着一身银色的战甲披着一件猩红的大氅。 还背着一把很长的刀! 他没有戴头胄,那头黑发就与那张猩红的大氅随着他大步前行在这风中飘舞。 看上去……颇为霸道! 这样的霸道当然引起了赵破山的注意。 赵破山眉间一蹙,一声大吼:“列队……!” 一百大内侍卫在那一瞬间几乎同时一声大吼:“阵……!” 方阵! 第一列十人,皆拔出了短刀立起了盾! 他们身后的所有人在那一刻取下了弓,搭上了箭! 东方浔站在了距离这队伍三十步开外。 白少秋就站在队伍的左边,与赵破山并肩而立。 赵破山举起了刀,冲着东方浔大声喊道:“来者何人……卸甲……!” 百人齐呼:“卸甲……!” 这声势可谓壮观,顿时吸引了长亭驿里打尖的所有人。 那些人都从驿站中走了出来,出来便看见了这剑拔弩张的景象。 他们一惊,连忙又都缩了回去—— 这样的热闹不能看! 一不小心可就把自己的小命给看没了。 东方浔的面容依旧严肃。 他看着前方的队伍,眉间微微一蹙。 这些兵,不错! 不错是相对的。 与他所率领的影卫是无法相提并论的。 他就这么站在夕阳下, 没有拔刀, 更没有卸甲。 他看向了那穿着一身白衣的……姑爷! 白少秋也看着他。 想了想,拍了拍赵破山的肩膀,“我的人。” 赵破山一怔,对面那人着甲背刀披大氅。 此处恰在西陵地界边缘,白公子说是他的人……那将军当是镇西王的手下。 他沉吟三息,冲着一百侍卫又是一声大吼:“散……!” 第(1/3)页